株洲疾控预警: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
市疾控中心主任龙术国表示,5至7月为手足口病高发期。在此期间,婴幼儿家长要特别注意,一旦孩子出现发烧或疱疹要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;一些退热药物可能导致病情恶化,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自行购药给孩子服用,以免延误病情。
此外,托幼机构要加强落实晨午检制度和预防消毒工作。医疗机构要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,提高诊断水平,早发现早救治。据了解,目前,市中心医院已启动了紧急预案。
知多点
1、什么是手足口病?
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庞力娟介绍,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,多发于3岁以下的儿童,全年均有发生,5—7月为高发期。
大多数患者发病时,往往出现发烧症状,手掌心、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少数病情较重的患者,可并发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肺炎等,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。
2、医生提醒
A患者不一定都要住院输液治疗,轻微症状者只需口服药进行治疗。
B多数手足口病患者7—10天可自行痊愈,不会留下后遗症,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。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、肺炎等,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多数可以痊愈,家长不必过于恐慌。
C由于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有三十几种,有部分患者会反复得病。因此家长要引起重视,孩子病愈后仍要注意预防。
3、传播途径
A人群密切接触传播:孩子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感染,是该病的重要传播方式。
B空气(飞沫)传播: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(飞沫)传播,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导致感染。
C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、食物,也可发生感染。
4、如何预防?
A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,家长在接触孩子时也要勤洗手。孩子的玩具应勤清洗,并在阳光充足处晾晒后才给孩子玩。谨记“勤洗手、常通风、喝开水、吃熟食、晒衣被”15字口诀。
B家长给宝宝洗澡的时候,要注意观察宝宝手、足、口、臀等部位是否长了疱疹,如果有的话要及时送医。
C为避免传染,患者自发病起应隔离一周以上。幼儿园及学校是儿童集中的地方,也是极容易发生传染的地方。老师每天应该检查并关注班上的孩子是否有患病的症状,如果有的话也应该隔离并及时送医。
D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玩耍,如电影院、公园、商场等,避免交叉感染。